侧边栏壁纸
  • 累计撰写 49 篇文章
  • 累计创建 5 个标签
  •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

目 录CONTENT

文章目录

基础知识

Administrator
2025-04-22 / 0 评论 / 0 点赞 / 5 阅读 / 9479 字
温馨提示:
本文最后更新于 2025-04-22,若内容或图片失效,请留言反馈。部分素材来自网络,若不小心影响到您的利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

基础知识

1. 注释

注释是对代码的解释和说明文字。

注释的内容不会参与编译和运行的,仅仅是对代码的解释说明而已。

所以,不管在注释当中写什么内容,都不会影响代码运行的结果。

Java中的注释分为三种:

  • 单行注释:
// 这是单行注释文字
  • 多行注释:
/*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*/
注意:多行注释不能嵌套使用。
  • 文档注释:
/**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这是多行注释文字
*/

2. 关键字

abstractassertbooleanbreakbyte
casecatchcharclassconst
continuedefaultdodoubleelse
enumextendsfinalfinallyfloat
forgotoifimplementsimport
instanceofintinterfacelongnative
newpackageprivateprotectedpublic
returnstrictfpshortstaticsuper
switchsynchronizedthisthrowthrows
transienttryvoidvolatilewhile

3. 变量

​ 变量就在程序中临时存储数据的容器。但是这个容器中只能存一个值。

​ 数据类型 变量名 = 数据值;

  • 数据类型:限定了变量当中能存储什么类型的数据。 如果要存10,那么数据类型就需要写整数类型。如果要存10.0,那么数据类型就需要写小数类型。
  • 变量名:其实就是这个容器的名字。当以后想要使用变量里面的数据时,直接使用变量名就可以了。
  • 数据值:真正存储在容器中的数据。
  • 分号:表示语句的结束,就跟以前写作文时候的句号是一样的。
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		//定义一个整数类型的变量
		//数据类型 变量名 = 数据值;
		int a = 16;
		System.out.println(a);//16
		
		//定义一个小数类型的变量
		double b = 10.1;
		System.out.println(b);//10.1
	}
}
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2{
	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		//1.变量名不允许重复
		//int a = 10;
		//int a = 20;
		//System.out.println(a);
		
		//2.一条语句可以定义多个变量
		//int a = 10, b = 20, c = 20,d = 20;
		//System.out.println(a);//?
		//System.out.println(b);//?
		
		
		//3.变量在使用之前必须要赋值
		int a = 30;
		System.out.println(a);
	}
}

4. 数据类型

  • 基本数据类型
  • 引用数据类型(面向对象的时候再深入学习)
数据类型关键字内存占用取值范围
整数byte1负的2的7次方 ~ 2的7次方-1(-128~127)
short2负的2的15次方 ~ 2的15次方-1(-32768~32767)
int4负的2的31次方 ~ 2的31次方-1(-21亿多 ~ 21亿多)
long8负的2的63次方 ~ 2的63次方-1
浮点数float41.401298e-45 ~ 3.402823e+38
double84.9000000e-324 ~ 1.797693e+308
字符char20-65535
布尔boolean1true,false

整数默认是int类型,浮点数默认是double类型。

整数类型和小数类型的取值范围大小关系:double > float > long > int > short > byte

public class VariableDemo3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{
        //1.定义byte类型的变量
        //数据类型 变量名 = 数据值;
        byte a = 10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a);

        //2.定义short类型的变量
        short b = 20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b);

        //3.定义int类型的变量
        int c = 30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c);

        //4.定义long类型的变量
        long d = 123456789123456789L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d);

        //5.定义float类型的变量
        float e = 10.1F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e);

        //6.定义double类型的变量
        double f = 20.3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f);

        //7.定义char类型的变量
        char g = 'a'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g);

        //8.定义boolean类型的变量
        boolean h = true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h);

    }
}

隐式转换

自动类型提升,就是把一个取值范围小的数据或者变量,赋值给另一个取值范围大的变量。此时不需要我们额外写代码单独实现,是程序自动帮我们完成的。

两种提升规则:

  • 取值范围小的,和取值范围大的进行运算,小的会先提升为大的,再进行运算。
  • byte、short、char三种类型的数据在运算的时候,都会直接先提升为int,然后再进行运算。

取值范围从小到大的关系:

​ byte < short < int < long < float < double

强制转换

把一个取值范围大的数据或者变量赋值给另一个取值范围小的变量,是不允许直接操作,如果一定要这么干就需要加入强制转换。

书写格式:目标数据类型 变量名 = (目标数据类型)被强转的数据;

public class OperatorDemo2 {
 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
        double a = 12.3;
        int b = (int) a;
        System.out.println(b);//12
    }
}

注意:强制转换有可能会导致数据发生错误。(数据的精度丢失)

5. 标识符

  • 必须由数字、字母、下划线_、美元符号$组成。
  • 数字不能开头
  • 不能是关键字
  • 区分大小写的。

变量名和方法名:

  • 如果是一个单词,那么全部小写,比如:name

  • 如果是多个单词,那么从第二个单词开始,首字母大写,比如:firstName、maxAge

类名:

  • 如果是一个单词,那么首字母大写。比如:Demo、Test。

  • 如果是多个单词,那么每一个单词首字母都需要大写。比如:HelloWorld

6. 运算符

对常量或者变量进行操作的符号。

+ - * =:跟小学数学中一模一样没有任何区别.

/:
1.整数相除结果只能得到整除,如果结果想要是小数,必须要有小数参数。
2.小数直接参与运算,得到的结果有可能是不精确的。
System.out.println( 10 / 3);//3
System.out.println(10.0 / 3);//3.3333333333333335

%:取模、取余。他做的也是除法运算,只不过获取的是余数而已。
System.out.println(10 % 2);//0
System.out.println(10 % 3);//1

+=、-=、*=、/=、%=:就是把左边跟右边进行运算,把最终的结果赋值给左边,对右边没有任何影响。
int a = 10;
int b = 20;
a += b;//把左边和右边相加,再把最终的结果赋值给左边,对右边没有任何影响
// 相当于 a = a + b;
System.out.println(a);//30
System.out.println(b);//20
扩展的赋值运算符中隐层还包含了一个强制转换。
a += b ;实际上相当于 a = (byte)(a + b);
byte a = 10;
byte b = 20;
//a += b;
a = (byte)(a + b);
System.out.println(a);//30

关系运算符

符号解释
==就是判断左边跟右边是否相等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!=就是判断左边跟右边是否不相等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>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大于右边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>=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大于等于右边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<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小于右边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<=就是判断左边是否小于等于右边,如果成立就是true,如果不成立就是false

逻辑运算符

&:逻辑与(而且)

​ 两边都为真,结果才是真,只要有一个为假,那么结果就是假。

|:逻辑或(或者)

​ 两边都为假,结果才是假,只要有一个为真,那么结果就是真。

^(异或)的使用:

如果两边相同,结果为false,如果两边不同,结果为true

!(取反)的使用:

是取反,也叫做非,false取反就是true,true取反就是false

&& ||:

运算结果跟&与|是一模一样的,只不过具有短路效果。

当左边不能确定整个表达式的结果,右边才会执行。

当左边能确定整个表达式的结果,那么右边就不会执行了。从而提高了代码的运行效率。

三元运算符

关系表达式 ? 表达式1 :表达式2 ;

  • 计算关系表达式的值。
  • 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真,那么执行表达式1。
  • 如果关系表达式的值为假,那么执行表达式2。

自增自减运算符

++  自增运算符把变量里面的值+1
--  自减运算符把变量里面的值-1
  • 放在变量的前面,我们叫做先++。 比如:++a
  • 放在变量的后面,我们叫做后++。 比如:a++

7. 字符串的+操作

  • 当+操作中出现字符串时,此时就是字符串的连接符,会将前后的数据进行拼接,并产生一个新的字符串。

  • 当连续进行+操作时,从左到右逐个执行的。

8. 字符的+操作

当+操作中出现了字符,会拿着字符到计算机内置的ASCII码表中去查对应的数字,然后再进行计算。

0

评论区